| 建筑的本质和基础功用就是容器,是容纳各类行为需求的人造空间。随着5G时代的到来,城市也正在悄然演变。原有的野蛮生长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对城市功能的重新发现及定位,构筑符合新时代科技办公生态新城。 
  
 
 ◎小米智慧产业示范基地鸟瞰 
 项目立足城市复兴,用艺术的元素结合新型科技化的技术,高度整合资源,打造多元的活力社区,展现最好的城市界面以聚集创造性的人才。 
  
 
 ◎小米办公楼日夜景透视图 
 01 项目背景丨城市复兴下的新生态 
 项目基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未来科学城的西侧——朱辛庄组团的核心位置,距离中关村、中关村科技园等较近。附近的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存在大量住宅但是缺少相应的工作条件,大量的人口可能为项目建成后发展提供更多人力资源,具备之后成为未来科学城西门户的潜力。 
  
 
 ◎项目区位图 
  
 
 ◎项目“三核”驱动力 
 设计希望呼应昌平发展趋势,结合周边产业布局现状,对其多功能属性的混合用地,采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规划手法,对片区进行合理规划,助力昌平城市发展。 
 02 规划理念丨开放创新,生态园区 
 设计师将新型的SOHO式办公理念植入片区,挖掘设计区域内部价值,利用区位交通优势,面向高铁展示区域形象。 
  
 
 ◎小米办公轨交侧透视图 
  
 
 ◎园区规划示意图 
  
 
 ◎轨交侧天际线变化 
 基地东侧为住宅区,办公与住宅错动布置,形成丰富的空间序列。建筑沿轻轨一侧形成丰富的天际线变化,以绿轴为最低点,拔高了小米科技办公楼,将小米办公的塔楼作为区域的标志性建筑与万科 TBD 项目呼应,凸显了绿轴区域的节点形象。同时,在轨交出口处,这里也是最佳的建筑形象展示角度。 
  
 
 ◎轨交侧城市界面 
  
 
 ◎园区鸟瞰 
 03 空间结构丨SOHO社区 
 未来的园区会通过类型学和环境心理学将人的行为进行分类,并将它们拆分打散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秩序。新型的SOHO式办公社区就此形成,这也是我们规划小米园区的空间原型。 
  
 
 ◎新型的SOHO社区 
 场地内设计多个下沉广场、城市广场等开放共享空间,不仅服务园区内部,同时为城市提供公共的交流活动空间。 
  
 
 ◎开放共享式广场 
  
 
 ◎下沉广场 
 除此之外,为了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空间,加强园区内外联系,设计师利用场地空间打造多个口袋公园的及绿地生态广场为项目赋能,同时也与周边绿化相互渗透融合。 
 04 办公空间丨活力场所,灵动空间 
 正如现代主义先驱沙利文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用在小米办公园区的设计上恰如其分。基于对小米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中追求科技创新、高效协作的工作模式的研究,我们需要通过在空间上的规划以满足企业未来的灵活变化的办公需求,打造一个高效的办公环境,保证员工的身心健康,促进同事间的协作交流,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小米办公楼日景 
 入口大堂是沿绿轴一侧设置的通高空间,为员工提供特殊的办公空间体验,形成独特的城市亮点。内部融入联合办公、趣味书吧、冥想空间等特色功能,激发员工的工作活力与创造力。 
 大台阶区不仅在空间上联系首层和二层功能,也是空间内重要的公共场所,可用于举办各种路演活动,同时也可以作为个人临时的工作区,同事之间灵感碰撞的场所,象征着自由、分享的互联网精神,也是小米科技作为一个互联网巨头公司的核心精神所在。 
  
 
 ◎大厅示意图©daga architects 
 互动式办公模式及便利的交通体系,每两层之间设置通高空间,布置楼梯,楼梯的泛光采用小米的标志性颜色-活力橙。通高的空间在外形成小米办公楼的展示面,在内作为室内休闲及互动的观景平台,与高铁的展示形成对话。 
  
 
 ◎亮点楼梯示意图 
 05 立面设计丨简约而不简单 
 小米是一家将以“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为使命的公司,因此设计上我们也着重强调内在空间的功能体验,而对外立面的设计上则避免以夸张奇异的造型带来过高的投入。设计语言上,我们选择通过线雕的竖向线条,采用玻璃幕墙金属格栅等立面材料打造出雕刻一般简洁而优雅的立面。对应橙色亮点楼梯和大厅处则选用LOW-E的高透玻璃营造出澄净通透的质感。 
  
 
 
 ◎立面细节 
 向经典致敬,沿袭了密斯大师皮与骨相依的理念和少即是多的设计原则“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依赖于结构,但不受结构限制,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要求精心制作结构。 
  
 
 ◎西南角透视 
  
 
 ◎小米办公楼夜景 
 夜幕降临之时,灯光亮起,映衬着橙色的楼梯,从远处望去仿佛是一座通明的灯塔,与轨交、与城市进行着对话。建筑形成的独特符号性特征在未来也有助于员工对场所形成认同感。 
 结语 
 在这座未来之城,设计师重新理解科技与艺术,用设计为建筑带来无尽的可能,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在未来,北京昌平小米智慧园区将见证一代小米人成长与奋斗,也终将成为这座城市的重要的精神坐标。 
 项目业主:紫麟置业 项目地址:北京·昌平区 建筑面积:96090.40㎡ 设计团队:卢鹏程、吴黎明、胡珊珊、刘恋茹、王元凯、尹致博、付睿、詹腾军、牛瑞强、陈智棠、王之菡、杨庆杨 建筑设计:DC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