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型肺炎的传染性大,小区限制快递人员进入,这给居民收取快递带来不便。网友反映,大家都到小区门口取快递,担心造成人员聚集,希望物业给快递员“放行”到速递柜。
关于不让快递进小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日子口,不让快递进小区,大家小区门口取,这不是会造成人员聚集吗??快递员不可能一直在那儿等你,势必会造成至少三五人以上的聚集,可能更多,本来是为了少接触,如此一来,接触变多,势必会提高感染几率,而且前几天国家邮政局副司长也说了,让快递员进小区,小区都有丰巢,速递易各种柜子,放在那里也行,这样人与人的接触会降到最低,希望物业在管理的同时,不要懒政,更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件传播病毒极低,呼吁物业可否让快递员进小区!!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UzNTU3MjY1Ng==.html
为了加强疫情防控,眼下各城市很多小区都实行了封闭式管理,有些物管物业为隔绝病毒传播风险,还不让快递员进小区。这也引发了些许争议。 日前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邮政局有关负责人就针对“小区不让快递员进入影响投递速度”的问题,做出了回应:通过邮件快件传播的风险极低,我们可以正常接收邮件快件。他同时呼吁,设有智能快件箱的小区能够为快递小哥打开方便之门,至于没有智能快件箱的也建议划定出特定区域用来收投邮件和快件。 我认为,这样的呼吁来得非常及时。从疫情防控的角度考虑,更优的做法是让快递小哥进小区,而不是将他们挡在小区门外,让居民亲自下楼去拿。禁快递员进小区,乍看是为了更有力地防疫,但很可能走向防控的反面。 疫情防控需要减少人员流动、人群接触,很多地方、部门也为此采取了很多硬核举措,这也得到了民众的积极响应——很多人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日常生活需求就依靠外卖、快递来维持。但一些小区、写字楼不准外卖小哥、快递小哥入内的做法,无疑让这种方便打了折扣。这里面,有些小区智能快递柜离大门明明只有几米之遥,也不准快递员进,未免有些极端化。 看起来,阻止陌生人进入,确实能减少不可控的风险。但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其实弊大于利,是用简单的禁止代替建设性的措施,反而不利于抗疫。 首先,这降低了快递与外卖的效率。禁止进入之后,快递与外卖只能放在小区门口,快递小哥挨个打电话,让居民到小区门口拿。居民下楼的速度不一,他们就得等待,拉低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况且现在天气并不暖和,在寒风中等待,也不好受。 从宏观层面看,防疫抗疫中物资之重要,相信现在所有人都深有感触。物流是运送物资的大动脉,只有物资通畅了,生活才能继续,社会才能尽可能正常运转,为抗疫情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抗疫才能更高效地进行。快递作为整个物流的最后一环,其高效的运转是应该保障的对象,而非禁止对象。 其次,这对很多居民来说,也很不方便。本来在家就可以无接触地拿到快递,快递小哥放在门口就行,现在得换衣、戴口罩才能出门,麻烦不说,还消耗了现在极其宝贵的物资——口罩。所以不少人也觉得无奈。 再者,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与病人直接接触进行传播,通过邮件、快件传播的风险极低。反而是禁止快递员进小区、写字楼后,人们去取快件、外卖,就得走到小区、写字楼门口,造成人群聚集,加大了接触感染的风险。 因此,一些地方应当重视国家邮政部门的呼吁,通过建设性举措来保障在此期间快递小哥和消费者的健康权利,而不是一刀切地禁止,认为只要风险发生在小区门外,就“与我无关”。 正如邮政部门相关负责人所说,各地应当积极推广定点收集、定点投递、预约投递、智能快件箱投递的模式,尽可能减少人员之间的直接接触,最大限度来保护一线员工和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就在2月6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卫健委印发《零售、餐饮企业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经营服务防控指南》,要求外卖配送员需按无接触配送服务规范标准;有些外卖、快递平台也采取了“无接触模式”。只要“无接触”能实现,禁止快递员进小区没有太大意义,反倒可能增加接触机会。 对病毒严防死守,但别把快递或外卖小哥挡在小区外。当然,快递或外卖行业也要落实防控要求——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全国的邮政和快递基层营业网点都必须消毒通风,投递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口罩,做好防护,到岗和归班都要进行体温检测。 |